刘运峰

时间:2024-09-18浏览:79

论文:

  • 1. 文人字的最佳实践者——张伯英书札及用笺,《世界文化》,2024年第9期。

  • 2. 互联网时代的阅读选择,《博览群书》,2024年第8期。

  • 3. 友谊的见证——鲁迅致姚克信用笺,《世界文化》,2024年第8期。

  • 4. 生活书店《店务通讯》,创办始末及价值初探,《出版发行研究》,2024年第7期(第一作者)。

  • 5. 纸墨寿于金石——《许宝蘅藏札》中的书法金石笺,《世界文化》,2024年第7期。

  • 6. 《莽原》周刊与鲁迅早期编辑思想的实现,《鲁迅研究月刊》,2024年第6期(第一作者)。

  • 7. 金石茶香入纸来——吴大澂友朋书札中的用笺,《世界文化》,2024年第6期。

  • 8. 散文之思与夫子自道,《博览群书》,2024年第5期。

  • 9. 花笺翰墨两相宜——吴大澂书札用笺,《世界文化》,2024年第5期。

  • 10. 《海燕》“译文丛书”广告三则为鲁迅所拟考,《鲁迅研究月刊》,2024年第4期(第一作者)。

  • 11. 周氏兄弟致江绍原书札中的花笺,《世界文化》,2024年第4期。

  • 12. 鲁迅用笺图像考,《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

  • 13. 香港中文大学所藏近代名人手札中的花笺,《世界文化》,2024年第3期。

  • 14. 鲁迅友朋墨迹的一次聚会,《世界文化》,2024年第2期。

  • 15. 落笔留得纸上声,《世界文化》,2024年第1期。

  • 16.与索薪有关的一篇小说——关于《端午节》及其插图,《世界文化》,2023年第12期。

  • 17.画出旧中国沉默的国民的魂灵——再谈《阿Q正传》的插图,《世界文化》,2023年第11期。

  • 18.来新夏致朱正的四封信,《读书》,2023年第11期。

  • 19.“过渡时期”鲁迅研究及史料呈现的一个缩影——以1956年《文艺报》“鲁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专号和特辑”为例,《中国出版史研究》,2023年第4期。

  • 20. 孙犁:“书卷长留伴一生”,《同舟共进》,2023年第10期。

  • 21. 阿Q形象的解读——关于《阿Q正传》的插图,《世界文化》,2023年第10期。

  • 21. 郭沫若赴苏前夕致沙孟海信解读,《郭沫若学刊》,2023年第3期。

  • 22. 《编辑杂谈》创办始末及其当代意义,《中国编辑》,2023年第9期(第一作者)。

  • 23. 故乡黯黯锁玄云——鲁迅的小说《故乡》及其插图,《世界文化》,2023年第9期。

  • 24. 鲁迅《头发的故事》的成因及文本校勘,《鲁迅研究月刊》,2023年第8期。

  • 25. 孙犁名作及插图背后的故事,《光明日报》,2023年8月12日“光明悦读”。

  • 26.一场因为辫子而引起的风波——关于《风波》的插图,《世界文化》,2023年第8期。

  • 27. 学术与出版的双重接力,《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第7期(第一作者)。

  • 28. 一篇因为头发而创作的小说——关于《头发的故事》的插图,《世界文化》,2023年第7期。

  • 29. “小事”不“小”——关于《一件小事》的插图,《世界文化》,2023年第6期。

  • 30. 孙犁,从解放区走来的文学巨匠——纪念孙犁诞辰110周年,《天津日报·文艺周刊》,2023年5月25日。

  • 31. 张茜对陈毅诗稿的编辑加工,《博览群书》,2023年第5期。

  • 32. 希望在明天吗——关于《明天》的插图,《世界文化》,2023年第5期。

  • 33. 读鲁小札,《读书》,2023年第4期。

  • 34. 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关于《药》的插图,《世界文化》,2023年第4期。

  • 35. 一百多年前的北大讲义风潮,《随笔》,2023年第3期。

  • 36. 为鲁迅最喜欢的一篇小说创作插图,《世界文化》,2023年第3期。

  • 37. 众画家笔下的“狂人”,《世界文化》,2023年第2期。

  • 38. 鲁迅《呐喊.自序》中的插图,《世界文化》,2023年第1期。

  • 39. 林纾的宋人词意笺,《世界文化》,2022年第12期。

  • 40. 江采的花卉笺,《世界文化》,2022年第11期。

  • 41. 沈心海的人物笺,《世界文化》,2022年第10期。

  • 42. 钱慧安与《文美斋诗笺谱》,《世界文化》,2022年第8-9期。

  • 43. 张兆祥和《百花诗笺谱》,《世界文化》,2022年第6-7期。

  • 44. 静文斋的诗笺,《世界文化》,2022年第3-5期。

  • 45. 淳菁阁的诗笺,《世界文化》,2022年第1-2期。

  • 46. 再谈《鲁迅全集》的修订,《鲁迅研究月刊》2022年第11期,《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4期全文转载。

  • 47. 关于鲁迅翻译小说《月界旅行》的校勘,《人文》第七卷,(2022年9月出版)。

  • 48. 鲁迅致母亲的一封残简,《读书》,2022年第9期。

  • 49. 纸质书有无法取代之处,《博览群书》,2022第9期。

  • 50. 鲁迅北京买房记,《同舟共进》,2022年第8期。

  • 51. 真善美的歌吟——读孙犁散文断想(下),《今晚报》,2022年7月12日。

  • 52. 真善美的歌吟——读孙犁散文断想(上),《今晚报》,2022年7月11日。

  • 53. 孙犁创作《铁木前传》前后,《同舟共进》,2022年第5期。

  • 54. 孙犁的《风云初记》和林浦的插图,《博览群书》,2022第5期。

  • 55. 读茅小札二则,《文学自由谈》,2022年第3期。

  • 56. 《白洋淀纪事》的版本变迁及价值评判,《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

  • 57. 鲁迅日记与蒋廷黻回忆录中的西安之行,《随笔》,2022年第1期。

  • 58. 鲁迅先生与中外美术(第一作者),《文学艺术周刊》,2021年第11期。

  • 59. 鲁迅的诗与字,《文学自由谈》,2021年第5期。

  • 60. 鲁迅先生的汉画像收藏与著录,《光明日报》,2021年10月16日。

  • 61. 从普及到神化——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关鲁迅及其研究著作的编辑与出版(1951-1977),《中国出版史研究》,202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出版业》2022年第1期全文转载。

  • 62. 《红旗歌谣》的两个版本,《郭沫若学刊》,2021年第3期。

  • 63. 鲁迅《老调子已经唱完》校勘记,《鲁迅研究月刊》,2021年第8期。

  • 64. 鲁迅的一则关于《木刻纪程》的广告,《现代中文学刊》(CSSCI),2021年第4期。

  • 65. 《鲁迅佚文全集》出版的前前后后,《随笔》,2021年第4期。

  • 66. 为《云乡丛稿》编校指谬,《中国图书评论》,2021年第6期。

  • 67. 启功致沙孟海书简考释,《中国书法》(CSSCI),2021年第1期。

  • 68. 鲁迅的“闹市情结”,《博览群书》,2020年第10期。

  • 69. 历史长河中的魏碑之韵,《光明日报》,2020年8月15日。

  • 70. 鲁迅《北平笺谱》样书的去向,《博览群书》,2020年第5期。

  • 71. 关于《鲁迅研究年刊》创刊号,《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20年第5期。

  • 72. 梦里还乡路,晚途念桑梓——孙犁“乡里旧闻”浅述,《关东学刊》,2020年第5期。

  • 73. 中国笺纸:微型国画的人文情怀,《光明日报》,2018年12月2日。  

  • 74. 鲁迅先生和《引玉集》,《世界文化》,2017年第12期。  

  • 75. 浅谈鲁迅作品的汇校,《关东学刊》,2017年第11期。  

  • 76. 鲁迅先生和《艺苑朝华》及《木刻纪程》,《世界文化》,2017年第11期。  

  • 77. 文化自信与传播正能量,《现代视听》,2017年第10期。

  • 78. 鲁迅先生和《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一个人的受难》及《<城与年>插图》,《世界文化》,2017年第10期。  

  • 79. 鲁迅先生和《苏联版画集》,《世界文化》,2017年第9期。  

  • 80. 鲁迅先生和《死魂灵百图》,《世界文化》,2017年第9期。  

  • 81. 意在扶植刚健质朴的文艺——鲁迅对外国版画的编辑与出版,《中国编辑》,2017年第7期。  

  • 82. 从孙犁手迹看其晚年生活与心态,《读书》(CSSCI),2017年第7期。

  • 83. 1958年版《鲁迅全集》的编辑和出版,《中国出版史研究》,2017年第3期。

  • 84. 《西清砚谱》述略,《中国出版史研究》,2017年第1期。  

  • 85. 创作现场与传播流变——《骆驼祥子》文本变异初探(第一作者),《文学与文化》,2017年第1期。

  • 86. 周作人致舒新城书简三封略考,《中国出版史研究》,2016年第3期。  

  • 87. 鲁迅与马裕藻、马衡兄弟交往考,《绍兴鲁迅研究》(2016),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8月版。  

  • 88. 南开《东北地理教本》重印记,《中国编辑》,2016年第4期。  

  • 89. 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探微,《今晚报》(深读版),2016年4月29日。

  • 90. 出版专业硕士书刊纠错能力的培养,《现代出版》(CSSCI),2016年第1期。

  • 91.《冀中一日》出版考述,《中国出版史研究》,2015年第2期。

  • 92. 贺敬之《放歌集》版本的变迁(第一作者),《文化月刊》,2015年第1期。

  • 93. 孙犁:解放区走来的文学巨匠,《三津谭往》(2013),天津古籍出版社2015年。

  • 94. 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录于《叶圣陶研究年刊》(2014),开明出版社2014年。  

  • 95. 抉擿幽隐注周俞——《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集》读后,《出版广角》(CSSCI),2014年第11期。

  • 96. 《北大回忆》一书中的硬伤(第一作者),《中国图书评论》(CSSCI),2014年第10期。

  • 97. 移动互联时代的媒体融合,《世界文化》,2014年第10期。

  • 98. 孙犁晚年的一场婚变,《新文学史料》,2014年第2期。

  • 99. 删除四篇为哪般?——《燕山夜话》新旧版本之比较(第一作者),《现代出版》(CSSCI),2014年第2期。

  • 100. 试述编辑与教师职业的异曲同工——从叶圣陶先生的一席话谈起,《中国编辑》,201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出版业》2014年第5期全文转载。  

  • 101. 书法作品中的郭沫若集外文——读《郭沫若书法集》札记,收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团体优秀论文选》,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 102. 鲁迅和易培基交往考,《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13年第9期。

  • 103. 宝刀不老,翰墨常新——观孙伯翔先生近作,《中国书法》(CSSCI),2013年第10期。

  • 104. 从《老来少》到《洋女婿土老帽》——有关“南腔北调丛书”的一个小掌故,《出版史料》,2013年第3期。  

  • 105. 残缺与凌乱:“光明版”《鲁迅全集》,《中国图书评论》(CSSCI),2013年第5期。

  • 106. 这样的编校质量,怎叫人放心得下?——为《晚晴集——曾敏之记述的人物沧桑》指谬,《现代出版》(CSSCI),2013年第2期。  

  • 107.《鲁迅诗稿》的版本变迁,《出版史料》,2013年第1期。  

  • 108. 关于孙犁的《鲁迅、鲁迅的故事》,《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13年第1期。

  • 109. 1938年版《鲁迅全集》编辑出版述略,《出版博物馆》,2012年第4期。  

  • 110. 孙犁在抗战期间对鲁迅的宣传和普及,收录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 

  • 111. 学者风范 书生本色——关于鲁迅的随想,《今古大观》,2011年第5期。

  • 112.《萝轩变古笺谱》述略,《文学与文化》,2011年第4期。  

  • 113. 鲁迅《集外集》编辑出版始末,《现代中文学刊》(CSSCI),2011年第4期。  

  • 114. 郭沫若对《水调歌头·赞焦裕禄》的改动,《郭沫若学刊》,2011年第2期。  

  • 115. 说“唐卡”,《文史知识》(CSSCI),2010年第10期。  

  • 116. 试谈报业集团经营与管理对策,《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

  • 117.《救亡情报》对鲁迅的报道,《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2期。

  • 118. 慢些,慢些,再慢些——为出版界进一言,《中国图书评论》(CSSCI),2010年第2期。

  • 119. 孙犁文集版本比较研究,《文学与文化》第10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 120. 为《藏家鲁迅》指谬,《中国图书评论》(CSSCI),2009年第12期。

  • 121. 《北平笺谱》和《北京笺谱》区别何在,《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09年第11期。

  • 122. 给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建议,《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

  • 123. 渐行渐远的文房清玩——笺纸,《文史知识》(CSSCI),2009年第8期。

  • 124. 鲁迅译文的编辑与出版,《新文学史料》(CSSCI),2009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19期全文转载。  

  • 125. 为《想念启功》一书指谬(第一作者),《中国编辑》,2009年第2期。

  • 126. 毛泽东诗词异文考,《文学与文化》第9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 127. 再为2005年版《鲁迅全集·日记》校订一字,《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09年第1期。

  • 128. 浅谈两年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南开教育论丛》,2008年第2期。

  • 129.《鲁迅全集》不误,《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08年第12期。

  • 130.新版《鲁迅全集》得与失——2005年版《鲁迅全集》出版研究综述(2006-2007),《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08年第8期。

  • 131. “杂”字开路,突出综合素质和运用能力培养,《中国编辑》,2008年第3期。

  • 132. 2005年版《鲁迅全集》编校刍议,《文学与文化》第8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 133. 王仰晨先生书信笺释,《出版史料》,2007年第4期。

  • 134. 鲁迅《哀范君三章》考辨,《文学与文化》第7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

  • 135. 鲁迅与《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的出版,《出版史料》,2006年第4期。  

  • 136. 2005年鲁迅佚文研究述评,收录于《鲁迅研究年鉴》(2005),河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 137.《鲁迅、茅盾致红军贺信》,茅盾生前怎样说——读《尘封的记忆——茅盾友朋手札》札记,《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06年第6期。

  • 138.《苏曼殊全集》广告为鲁迅所拟考,《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06年第1期。  

  • 139. “二元结构”视角下农村税费改革的探讨——兼论城乡税制的统一,《天津经济》,2005年第11期。

  • 140. 鲁迅所拟书籍广告和说明文字三则考辨, 《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05年第3期。

  • 141. 鲁迅史料研究(2002-2003),收录于《鲁迅研究年鉴》(2003),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 142. 鲁迅佚文研究(2002-2003),收录于《鲁迅研究年鉴》(2003),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 143. “无偿性”是税收的基本特征吗?《涉外税务》,2005年第5期。  

  • 144. 天津市部分边缘地区税费流失情况调查,《天津经济》,2005年第4期。  

  • 145. 写天写地写平生——孙伯翔先生和他的书法艺术,收录于《孙伯翔书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 146. 请新版《鲁迅全集》编注者切不要将“读书滋味长”改为“诗书滋味长”,《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04年第12期。

  • 147. 孙犁晚年著作勘误举例,《中华读书报》,2004年3月21日。

  • 148. 农民脱贫,政府有责——关于三农问题的札记,《天津财税》,2003年第11期。

  • 149. 《两地书》中缺少的第六封信,《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03年第3期。

  • 150. 农民增收过程中的政府作为,《财政研究》(CSSCI),2003年第2期。

  • 151. 编辑的命运——由纪念林辰先生而引出的题外话, 《中国编辑》,2003年第2期。  

  • 152. 《会稽郡故书杂集<朱朗传>》按语应看作鲁迅佚文,《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03年第2期。

  • 153. 孙伯翔艺术初论,收录《21世纪书法·天津论坛学术论文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 154. 鲁迅、茅盾致红军信及其他——就《鲁迅全集》的修订与陈福康、王锡荣先生商榷,《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02年第9期。

  • 155. 关于鲁迅佚文辑录工作的回顾与展望,收入《鲁迅的世界 世界的鲁迅——纪念鲁迅诞辰12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

  • 156. 孙犁一丝不苟的编辑风格,《编辑学刊》,2002年第4期。

  • 157. 一封写在名片上的信——关于鲁迅致李小峰书简,《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02年第4期。  

  • 158. 鲁迅致胡适信的一处笔误,《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01年第9期。

  • 159. 浅谈《鲁迅全集》的修订,《鲁迅研究月刊》(CSSCI),2001年第7期。

著作:

  • 1.《芸斋琐谈》,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10月版。

  • 2.《芸斋漫忆》,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10月版。

    3.《芸斋小说》,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10月版。

    4.《启功题签书影录》,编著,燕山大学出版社,2023年6月版。

    5.《鲁迅全集补遗(第三版)》,刘云峰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

    6.《鲁迅辑印美术图录全集(1-8)》,刘运峰 刘璁编,山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版。

    7.《鲁迅书衣录》,编著,九州出版社,2021年9月版。

    8. “名家临名帖丛书”含《吴让之临天发神谶碑(节选)》《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节选)》《黄自元临玄秘塔碑(节选)》《顾随临同州圣教序碑》《李瑞清临礼器碑(节选)》《赵之谦临峄山碑(节选)》《赵孟頫临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2020年6月版。

    9.《鲁迅全集补遗(增订本)》,刘云峰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年7月版。

    10. “经典碑帖临本丛书”含《汉张迁碑》(刘运峰临),《汉曹全碑》(张建会临),《汉礼器碑》(张建会临),《汉史晨碑》(朱权临),《北魏张猛龙碑》(孙伯翔临),《北魏始平公造像记》(孙伯翔临),《北魏张黑女墓志铭》(刘集林临),《北魏崔敬邕墓志》(刘集林临),《唐颜勤礼碑》(顾毅临),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版。

    11.《花笺珍赏(1-8)》,刘运峰辑,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3月版。

    12.《媒介融合时代的编辑与出版》,刘运峰 李广欣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13.《苏联版画集》,校订,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版。

    14.《死魂灵百图》,校订,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版。

    15.《引玉集》,校订,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版。

    16. 《梅菲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  一个人的受难  <城与年>插图》,校订,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版。

    17.《艺苑朝华》(附《木刻纪程》),校订,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版。

    18.《那时书妆:“百花小开本”散文书衣》,编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16年8月版。

    19. 《马蹄湖边忆旧游——有关南开的人和事》,专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年。

    20. 《版本·文本·故实——中国现代文学与传播论丛》,专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年。

    21. 《中国书法赏珍》,专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15年。

    22. 《刘运峰书法集》,专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

    23. 《藏书——因鲁迅而展开》,专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12年。

    24. 《鲁迅著作考辨》,专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25. 《文房清玩——笺纸》,专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26. 《书林独语》,专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27. 《鲁迅书衣录》,编著,九州出版社,2021年。

    28. 《那时书妆——“百花小开本”散文书衣》,编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16年。

    29. 《鲁迅书衣百影》,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30. “名家临名帖丛书”包括《顾随临同州圣教序碑》《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节选)》《黄自元临玄秘塔碑(节选)》《赵之谦临峄山碑(节选)》《吴让之临天发神谶碑(节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年。

    31. 《鲁迅全集补遗》(增补本),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年。

    32. 《花笺珍赏》,主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

    33. “经典碑帖临本丛书”包括《汉礼器碑》《汉曹全碑》(张建会临),《汉张迁碑》(刘运峰临),《北魏始平公造像记》《北魏张猛龙碑》(孙伯翔临),《北魏张黑女墓志铭》(刘集林临),《唐颜勤礼碑》(顾毅临),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年。

    34. 《媒介融合时代的编辑与出版》,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年。

    35.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1917-1927),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36. 《读书与做人——近代名人大学演讲录》,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

    37. 《鲁迅先生纪念集》(上下),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38. 《鲁迅全集补遗》,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39. 《怎样写魏碑》,主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40. 《孙伯翔谈艺录》,主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41. “鲁迅编辑版画丛刊” 包括《艺苑朝华(附<木刻纪程>)》《引玉集》《死魂灵百图》《苏联版画集》《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一个人的受难·<城与年>插图》,校订,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年—2017年。

    42. 《鲁迅自选集》,校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3. 《鲁迅序跋集》(上下),主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44. 《鲁迅佚文全集》(上下),主编,群言出版社,2001年。

    45. 《左联文艺期刊全编》(1-99册),主编(第二作者),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年。

    46. 《中国书法全集》(10、11)——三国两晋南北朝碑刻摩崖卷,副主编(第二作者),荣宝斋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