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人】龚逸琳:公能于心,笃行不怠

发布者:李晨萍发布时间:2022-10-19浏览次数:313

编者按:龚逸琳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荣获“2021-2022学年度南开大学研究生优秀学生称号。2021级硕士班长、共青团新传学院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专业成绩排名第一,获评2020-2021学年度国家奖学金、南开大学2021年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研究生优秀学生干部、南开大学研究生公能奖学金一等、南开大学抗疫青年先锋等荣誉称号。

励志科研,做极深研几的探索者

在学术科研方面,她勇于创新,执于求索。在《电视研究》《中国编辑》等CSSCI、北大核心等期刊以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0篇。其中,在新闻传播学国际顶尖四大会议之一的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IAMCR)在线发表英文论文3篇,代表南开学者在国际论坛上发声,引发国际学者关注和讨论。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撰写出版《中国传媒经济发展报告(2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行业发展报告(2021)》等三本蓝皮书,深入研究中国传媒经济和网络视听行业新发展;她积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艺术学项目等多项科研创新项目的申报和撰写工作,聚焦当前学科重点前沿问题。

她的研究成果植根于中国社会,关注中国问题、聚焦全球视野、回应时代关切。比如“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Internet Sinking on Chinese Rural Cultural Consumption”一文,着重分析互联网下沉对于中国农村地区文化消费的重要影响。深入大山深处走访40多户村民,撰写近万字调研报告,提出重构乡村文化消费实践的新路径。撰写《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创新进路》一文,深入剖析中国主流媒体的发展问题,用实证方法丰富了中国全媒体创新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知行合一,做“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新时代的传播人,她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把专业所学积极运用到实践中去,讲好主流媒体转型发展的媒体融合故事。她参与中央宣传部新闻局主办的“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报告”课题组调研,考察天津市多个融媒体中心建设情况,为中国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提供重要一手资料;参与撰写天津网信办网络内容建设“十四五”规划报告,为中国网络空间的发展建言献策。她还积极参与专业实习和实践,担任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天津中心融媒体实习生,投身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征程中。

她致力南开宣传,用专业所长传播南开之声,讲好允公允能的南开故事。她曾任南开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融媒体中心主任,负责运营《南开研究生》杂志和微信公众号,协助策划校内多项活动的宣传工作。参与“知行南开”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文化科技创意作品项目,负责建党百年、毕业文创的设计和活动的组织策划。担任南开大学2019年招生宣传片《遇见南开》总统筹,2020年招生宣传片《南开+》和2021南开毕业MV《南开有你》总导演和总策划,相关素材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南开大学官微等平台采用,传递南开声音,彰显南开形象。

立公增能,做“知中国服务中国”的践行者

她始终把公能精神装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中。担任班长协助老师日常管理和组织活动,积极推动党班团一体化建设;担任新传学院公能朋辈导师、共青团新闻与传播学院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协助老师进行新学院校区搬迁、疫情防控、毕业生派遣、新闻宣传、宿舍走访等工作,与年轻学院共同成长;当选南开大学第三十八届研究生代表和研究生委员会委员,参与校领导交流座谈会,反馈同学声音,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她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甘于奉献,将小我融入大我。担任过南开大学赴黑龙江省高考招生宣传、新传学院建院仪式、学院迎新、家乡文明县城创建、文学院疫情联络网格员等志愿服务工作,累积志愿时长超150小时。在今年寒假天津首次迎战奥密克戎期间,负责对接离津返津同学、进行多轮摸底排查、实时更新学生防疫信息等,经常工作到凌晨,获评“南开大学抗疫青年先锋”。

公能于心,笃行不怠,龚逸琳将继续立科研报国之志、践服务中国之行,用专业所学传播南开之声,讲好中国故事,为成为一名“铁肩担道义”的优秀南开传播人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