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学院2024年度科研工作成绩亮眼

时间:2025-01-09浏览:10

2024年,新闻与传播学院持续推进有组织科研,一年来在科研项目立项、顶级期刊论文发表上均取得不俗成绩,共有4个国家级科研项目、7个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有6篇论文发表于顶级学术期刊,科研项目数和成果发表数均高于去年。

一、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

1. 于孟利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健康短视频可信度评价与传播机理研究》于20248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合同经费30万元。

在“健康中国”战略推进过程中,健康短视频作为新兴传播渠道,对提升公众健康意识至关重要。然而,健康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受到可信度问题的影响。基于此,课题旨在深入研究健康短视频中的非文本内容及其对可信度的影响,利用深度学习技术,结合情景因素,探索新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以期提高健康信息的传播质量和效果,促进国民健康素养的提升,该研究将具有显著的科学意义和广泛的社会价值。

2. 左朝园的《健康传播中的信息失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于20248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合同经费30万元。

近年来,健康传播领域信息失真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公众健康认知与行为改变的关键因素。错误信息、夸大宣传乃至虚假新闻在健康领域频繁出现,不仅误导了公众的健康观念,还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直接危害。该课题致力于深入探索并开发一套关键技术,以应对健康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失真挑战。研究成果将为健康传播领域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信息失真检测手段,有力推动健康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提升,为公众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健康指导,促进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与健康行为的改善。

3. 周才庶的《中国当代数字文艺的再生产研究》于202410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合同经费20万元。

数字媒介时代,文学的存在方式与表现形态发生巨大变化。数字文学与艺术依托数字技术而生产、传播和接受,它结合传统文学与新型艺术的综合表意手法,形成多元互动的文艺实践活动。再生产意指原文本的再次生产,包括文本的二次创作、作品的人工智能生成,它重塑作者意图与原作光晕,重构原创文本与受众结构。数字文艺再生产作为当下突出的文学生产机制,融入人机协同创作、拓宽文学创作边界,亟待深入研究。该课题面对中国数字文艺现象,逐层深入探讨数字文艺再生产的多维学术议题,以期取得理论突破。

4. 王杉的《“政治正确”与美国类型片研究(1910-1932)》于202412月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出版项目,合同经费20万元。

课题依托王杉的博士学位论文《政治正确与美国类型片的形成(1910-1932)》在修改、完善后申报,论文曾于2023年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课题的研究特色在于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敏锐捕捉现今美国乃至全球范畴下“政治正确”运动的主导地位,聚焦电影界受政治正确裹挟后在创作体制、评价机制和观众接受等维度的变化和转向,将视野放诸美国早期电影史,以四种经典类型电影作为研究对象,溯源“政治正确”运动的思想雏形和演化过程,为当下甚嚣尘上的文化现象找寻其历史、政治和思想依据。本研究的创新主要体现为观念和方法论创新。首先,此研究在厘清“政治正确”原概念所指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的文化现象对此概念进行再界定,为其赋予明确的意涵范畴(而非含混的情绪表达),将其具像地锚定于美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谱系。其次,本研究将“政治正确”转化为美国电影史的研究方法,以“政治正确”为桥,联通美国电影历史的过去与当下,是具有时代特性的新兴研究视角。

二、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

1. 王若璇的《新时代地域纪录片中国家形象的多维建构与融合传播研究》于20248月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立项,合同经费8万元。

新时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国际环境的深刻演变以及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使中国形象的生成基础与传播语境发生了极大转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作为传播的重要载体,纪录片如何回应这一新使命,是当下亟需思考的问题。该课题将围绕国家形象在国内、国际的双重建构与传播,探析地域纪录片如何建立以主流价值巩固与国际传播为导向的中国叙事体系新范式。

2. 石小溪的《微短剧国际传播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于202410月获批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立项,合同经费5万元。

课题力图在观照当前微短剧国际传播所面临的新导向、新机遇与新路径的基础上,对其传播全链条展开深入考察。课题的总研究对象是中国微短剧的国际传播,具体对象包含出海微短剧的题材与风格、渠道与平台、用户与接受以及问题与展望。课题强调从问题出发,对看似惯常的普遍共识提出质疑,发现传播过程中每一环节的症候性表征,形成实质性的“议题矩阵”。课题在不疑处有疑,采取数字人文的研究理路,融合多学科的视角与方法,将质性理论假设和实证分析相统一,对部分被接受为“常识”的理念进行纠偏和重塑,以期突破既有报告类研究普遍存在的分析缺乏问题意识、结论流于特征描述、策略脱离实际需求等局限,以期实现具有知识增量意义的观点创新,以及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双重价值。

3. 陈娜的《党员媒介素养提升与服务群众效能的内在关联及双向驱动策略研究》于202412月获批天津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新时代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研究“揭榜挂帅”专项课题,合同经费5万元。

课题聚焦党员媒介素养与服务群众效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媒介素养的角度切入,将服务群众的“能力提升”与“效果测量”结合起来展开实证观照,旨在揭示两者之间的动态作用机制。首先,明确在新媒体环境下,党员媒介素养的提升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增强党群沟通、提高服务效能的关键,课题将通过问卷调查、量表测量、深度访谈等方法,全面评估当前本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媒介素养的整体现状,并梳理现存问题。其次,揭示媒介素养如何通过信息筛选整合、舆情处置、危机公关等方式转化为实际的服务效能提升,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进一步展示媒介素养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对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提升的积极作用。

4. 陈娜的《媒介表达的数字技术风险与治理研究》于202412月获批2024 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重点项目,合同经费3万元。

课题旨在对媒介表达中存在的数字霸权风险、数字殖民风险、认知茧房风险展开分析,充分揭示其背后的技术逻辑、价值规律、现实依据及其可能产生的实际危害。课题一方面将搜集汇总数字风险案例库,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供必要的风险防范、制度保障等现实参考,另一方面将结合数字技术治理原则,针对大众媒介的传播和表达规律提出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以促进数字媒介和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叙事体系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5. 钟沈军的《地方党组织参与构建国家战略传播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于202412月获批天津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新时代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研究“揭榜挂帅”专项课题,合同经费5万元。

课题通过系统分析地方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我国战略传播体系中的角色与功能,对新时代地方党组织、党员参与构建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将为战略传播理论融入地方国际传播实践构建新的理论框架,为我国国内各地方各部门加强国际传播工作取得新突破提供学理支持和咨政建议。

6. 孔祥宇的《“四个以文”视阈下天津文化遗产影像的整理与研究》于202412月获批2024 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青年项目,合同经费1万元。

2024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天津时提出“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简称“四个以文”)的要求,不仅为新时代下天津的文化强市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南,也为提升天津百姓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路径指引。本课题以“四个以文”理念为引领,将天津文化遗产影像确定为研究对象,结合多主体协同理论开展实地调研,搜集并整理影像文本。在此基础上,考察这类影像在弘扬精神文明风尚、丰富百姓文化生活、塑造天津城市形象、助力城市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作用,进一步探究天津文化高效能传播的方法与路径,力求对天津文化建设及天津城市发展做出有益探索。

7. 张欢的《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效果评估与提升策略研究》于202412月获批2024 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青年项目,合同经费1万元。

网络文学走出去是当前出版走出去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之一,海外市场规模突破40亿元,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国偶像剧并誉世界“四大文化现象”,被赋予了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然而,网络文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播效果迥异,面对跨文化传播的复杂性挑战,本课题站在“走出去”国家战略高度,思考“如何利用网络文学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这一关键命题。为此,课题以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为核心内容,提取战略目标、战略主体、战略叙事与战略受众作为评估对象,从“市场竞争力”“国际影响力”“价值引导力”“行为驱动力”四个维度搭建效果评估体系,探讨网络文学走出去效果的影响因素,以战略思维审视网络文学出海,反推生产、经营与管理的优化方案。

三、顶级期刊发表

1. 孙德宏的《Value Recogniti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Shared Human Values and Aesthetics: A Case Study of the Overseas Dissemination and Recep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24年第3期。

文章认为,国际传播的根本目标应定位于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旨在实现“文化冲突”向“文明互鉴”的转变。文章进一步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在国际传播中的具体表现是,传播文本所蕴含的价值通过交流与互鉴,最终能够融合成为接受方文化乃至全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接受方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共生。为了实现这一转变,孙德宏强调,在传受双方的“价值认同”上下功夫是至关重要的。他指出,着眼于人类普遍幸福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不同接受主体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通过挖掘和传播全人类共同价值,可以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为文明交流互鉴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文章还特别提出了“审美传播”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性,认为“审美传播”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必由之路。通过审美的方式传播文化,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触动人心,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情感和价值层面的共鸣与认同。这种传播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文化的吸引力,还能够增强文化的传播效果。

2.孙德宏、臧永清的《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中国文学出版国际传播对谈录》发表于《出版发行研究》2024年第3期。

文章认为,中国文学出版国际传播既是个重要的学术问题,也是个迫切的现实问题。中国文学出版国际传播的理想标志是,传播文本所蕴含的价值最终在交流互鉴中融合成为接受方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价值认同是理想的国际传播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证,其实践路径是文学文本必须实现“审美传播”。作为具体操作手段,按国际出版市场规律办事,较多地选择国外版权代理商和接受方译者等“他者传播”做法,是在“坚持商业出版”这个大的经营理念下的合适选择。

3. 田亦洲的《概念误译、关键词命名与本土化重构——早期“声画对位”观念在中国的理论旅行》发表于《文艺研究》2024年第4期。

文章认为,有声电影诞生之初,“声画对位”作为世界范围内探索电影艺术发展方向的重要观念被引入中国,并在中国本土电影知识体系的初建阶段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典型的“理论旅行”伴随着概念误译、内涵演变、关键词命名以及创造性重构等一系列复杂历史进程,其知识话语亦因多种版本的转译、原初观念的迭代、文化中介的作用和本土语境的影响而不断变化、衍生新义。通过考察早期“声画对位”观念在中国的译介、传播与整合过程,不仅可以指认翻译在中国有声电影的初期实践和早期知识话语的本土建构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显影出一种存在于本土与外来之间的理论生成模式,而且印证了“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并凭借概念成为历史”的史学观点,进而为再写中国电影理论史提供一种经由语言学通向认识论的研究路径。

4.刘运峰、陈玲的《生活书店<店务通讯>创办始末及价值初探》发表于《出版发行研究》2024年第7期。

文章以生活书店19381月创办的内部刊物《店务通讯》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创办始末、栏目设置及编排、编辑理念和价值所在。作为生活书店的“机关志”,《店务通讯》的创办是顺应书店发展之需,虽存续时间不长,但较为完整、全面地记载了抗战时期生活书店的内部管理、运作状态和发展轨迹,在当时起到了互通消息、沟通业务和教育同人的作用,成为内部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桥梁。此刊所蕴含的价值也为中国现代编辑出版史研究和出版社经营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5.马瑞洁的《反垄断背景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可版权性再思考》发表于《出版发行研究》2024年第9期。

文章认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可版权性的讨论多聚焦于内容生成环节,较少考虑商用后的市场反应。从数字经济的竞争特性入手,结合人工智能内容生产的技术过程和产业现实,不难发现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予以版权保护,可能加重数字平台垄断危机,进而损害公众、作者、用户多方利益;不予保护,也不会打击投资热情、阻碍创新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版权治理应重调和、重过程、重技术,避免以版权扩张代替版权治理,违背版权制度平衡创作者权益和公共利益的初衷。

6.戚德祥、张欢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建构研究》发表于《出版发行研究》2024年第12期。

文章认为,当前我国的网络文学出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然而能否转化为传播效果,推动海外公众了解中华文化,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网络文学出海是中国出版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其传播效果是找准核心问题与促进提质增效的实践方案,也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果的关键举措。文章立足国际传播总体目标和网络文学基本特征,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构出一套具有综合性、多指标、可操作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效果评估体系。(文/崔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