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至27日,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四同”社会实践团,前往江苏省无锡市、苏州市和如皋市,开展为期三天的实地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高校招生宣传的现状与需求,探索更精准、更有效的宣传策略,助力高校招生宣传策略优化升级。
此次调研由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鹏、教师于孟利指导,五名本科生共同参与。团队分为线下与线上两个小组:赵梓稀、杨涵翌、毛福宜三位同学负责深入招生现场,开展线下观察与调研活动;樊雯心、王文婷两位同学负责线上调研工作。
图1 实践队线下成员合影
深入招生一线,现场参与服务
调研期间,团队成员以志愿者身份加入三地招生团队中,深入招生宣传一线。6月25日早上8点,团队抵达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235教室,迅速布置招生展位。桌面上整齐摆放着招生简章、历年分数线资料和精心准备的校园文创周边。在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李晨萍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身穿志愿服,热情迎接前来咨询的学生和家长。
随着学生和家长陆续进入教室,展位逐渐热闹起来。招生简章被翻阅得略显散乱,团队成员们一边配合李晨萍老师进行招生解答,一边穿梭在展位前后,递资料、帮忙登记信息,努力让每一位来访者都感受到南开的耐心和回应。
图2 无锡大桥实验学校的南开展位
在面对一位对化学专业有浓厚兴趣的高考考生时,实践队成员赵梓稀主动迎上前。该考生是一位物化类考生,分数达到了往年南开化学类相关专业的录取线,但仍有些犹豫:“如果我没被分到化学专业,还有别的方式读这个专业吗?”赵梓稀没有直接“打包票”,而是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在大一入学时参与二次选拔的经历,以及在大一学年结束之际又通过转专业的方式进入自己心仪专业的过程。他告诉对方,南开大学的专业分流非常灵活,以学生自我发展为本,不仅大类分流百分比按意愿,还设置了二次选拔机制与灵活的转专业政策。
6月26日,实践团队前往苏州进行了相关工作和调查。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马长虹书记带领团队展开了相关的招生工作。在招生现场,队员们在热心解答考生和家长疑问的同时,发放了相关调查问卷,更加深入调查考生与家长招生信息需求。同时,马书记也是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招生组的带队老师,她与队员们分享了今年招生的大体情况和往年招生的经验,队员们直观感受到了每年招生重点的变化,受益匪浅。27日上午,实践团队抵达了如皋中学,由于孟利老师带领大家进行相关招生工作。为深入调查,队员们与其他部分高校招生工作者交流了招生体会和感想,深入了解考生和家长对于不同高校招生宣传的不同反应等内容,使调查对象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
通过亲身参与招生宣讲、咨询答疑和现场服务,实践队得以第一时间发现招生宣传中的优势与不足,真实体会到考生和家长的关注重点与疑虑。
图3 赵梓稀、杨涵翌在无锡大桥实验学校担任志愿者
倾听真实声音,实地问卷调研
在忙碌的宣讲与接待之外,实践队始终保持着观察者的视角。为了更深入的进行调查,团队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该问卷围绕宣传内容、宣传渠道、宣传形式等关键维度,设计了“在高校招生宣传过程中,您更喜欢将宣传重点放在哪些方面?”“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了解高校招生信息”等重点问题,并邀请考生和家长对三种不同类型的宣传形式进行满意度打分。
通过问卷调研,团队试图从受众视角出发,找到更贴合实际需求的答案:招生宣传的内容是否真正满足了考生和家长的关切?形式是否足够友好?渠道是否有效?这些来自一线的数据反馈,不仅为全面理解招生宣传的传播效果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后续优化高校信息表达、提升传播精准度提供了现实参考。
借鉴他校经验,拓展调研视野
在聚焦本校招生宣传观察的同时,实践队也主动拓展视角,借鉴他校招生宣传经验,试图从更多样的实践中寻找启发。
线下,团队主动走访了多所高校的招生展位,收集宣传资料,聆听现场老师和志愿者的宣讲,观察他们如何介绍专业、如何与学生家长互动。线上,团队持续关注了十八所“985”高校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与抖音账号,从图文推送到短视频发布,从风格定位到互动评论,记录各校在不同平台上的传播策略和受众反馈。
无论是线下走访还是线上观察,这些经验的借鉴,帮助团队构建起对当下招生宣传生态更完整的图景,也为招生宣传策略的反思和优化提供了宝贵素材。
经过三天的实地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高校招生宣传的丰富面貌与现实挑战。从一线参与到数据采集,从对话倾听到跨校借鉴,调研团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高校招生宣传需要在内容精准、形式创新与渠道拓展上持续发力,才能更好地回应考生与家长的需求与期待。
图4 如皋中学招生现场
以本次调研为起点,实践队将开展更为深入的访谈,系统梳理和分析收集到的资料,力求从多维视角挖掘问题根源,探索更有效的招生宣传策略。实践队希望,在“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精神指引下,通过持续努力,助力高校招生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让每一位考生和家长都能真正听见、看到、感受到“南开紫”的独特价值与魅力。(图/赵梓稀 杨涵翌 文/赵梓稀 杨涵翌)
图5 招生宣传调研线下小分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