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STAFF

  • 师资队伍

  • STAFF

头像

孙德宏

教授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 9920220016@nankai.edu.cn

办公地点: 津南校区秀山堂202

研究方向: 新闻传播美学,新闻传播实务,文化经典的国际传播

接待时间:
( 来访请提前联系 )

  • 个人简介
  • 讲授课程
  • 研究课题
  • 研究成果
  • 教育背景

    2006年9月-2010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获文学博士学位;

    1981年9月-1985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获文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22年2月—今,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南开大学英才教授;

    2009年11月—2022年2月,工人日报社,高级编辑,社长兼总编辑、社长;

    2005年7月-2009年11月,工人日报社,高级编辑,总编辑;

    1994年9月—2005年7月,工人日报社,机动记者、要闻部主任、编委、副总编辑。


    所获荣誉

    1.2008年,全国新闻出版系统领军人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2.2007年,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

    3.2004年,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宣部;

    4.2004年,论文《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在办好报纸本身》,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5.1999年,《当选总理朱镕基》(照片责编),获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6.1999年,《九江城哭了……》(通讯责编),获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7.1999年,1998年4月22日《工人日报》一版(版面),获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8.1996年,通讯《寻找时传祥》,获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并被分别全选、节选入全国高中、初中语文课本;

    9.1994年,评论《房地产一级市场亟待整治》,获第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 本科生课程:

    • 文化经典的国际传播(选修)

    • 新闻美学(新闻学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



  • 1.《十八世纪中国和德国的思想和艺术研究》等,2014—2019,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和文化名家自主选题项目。成果一《凝望——一七几几年:曹雪芹康德们的故事》一书,于2020年7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成果二《新闻演讲录》一书,于2016年由海豚出版社出版。均已结项。

    2.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新闻百年经典”(子项,消息卷主编)。成果《中国新闻百年经典”(消息卷)》,已由人民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已结项。

    3.“中央传统大报改进创新与巩固主流大报地位研究”,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2008年,已结项。

  • 论文:


    • 1. 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中国文学出版国际传播对谈录,《出版发行研究》,2024年第3期(第一作者)。

      2. 文化传播要找好“最大公约数”,《光明日报》(文艺评论版),2024年6月26日(第一作者)。

      3.  从“记者”到“学者”——我的新闻之路,《新闻战线》,2024年5月(下)。

      4.  以“新质生产力”提高报道质量和传播效果,《中国记者》,2024年第5期(第一作者)。

      5. 成功的文化国际传播是“审美的传播”,《北京日报》(理论周刊),2024年4月22日,《新华文摘》2024年第9期论点摘编。

      6. 全媒体时代报纸副刊的“出彩”“出圈”之路,《全媒体探索》,2024年第7期。

      7. 从“合格新闻人”到“卓越新闻人”,《新华文摘》,2023第19期,全文转载,原载《人民政协报》2023年7月17日,《讲坛》版整版。

      8. 国际传播的理想标志、价值认同和实现路径,《中国记者》,2023年第5期。

      9. 全媒体时代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几点看法,《新闻战线》,2023年第1期。

      10. 以真实与合乎情理来传递新闻——关于“暖新闻”的几点讨论,《中国记者》,2022年第8期。

      11. 媒体与媒体人,《人民政协报》,2022年5月9日,《讲坛》版整版。

      12. 托翁与陀氏的“出道”与“躲避”,《读书》,2022年第8期。

      13. 屠格涅夫之爱,《随笔》,2022年第6期,双月刊。

      14. 雪芹之爱,《新华日报》,2023年10月19日。

      15.“美”的新闻作品一定能“打动人”——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美学”,《中国记者》,2021年第6期。

      16. 共产主义理想及其现实价值,《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年第7期。

      17. 理想之于当下的新闻传播,《传媒》,2010年第8期。

      18. 站在审美的高度上做好世博报道,《新闻记者》,2010年第6期。

      19. 实现审美传播,《新闻战线》,2009年第10期。

      20. 论新时期新闻传播的审美观,《当代传播》,2009年第6期。

      21. 人文关怀:新闻审美传播的根本价值,《新闻三昧》,2009年第3期。

      21. 思想解放:新闻传播必须以人为本,《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1期。

      22. 略论新闻传播的审美构成,《新闻记者》,2009年第1期。

      23. 思想的光芒与审美的传播——论新闻审美传播中的思想力量,《中国记者》,2008第12期。

      24. 新闻审美传播中的价值问题,《新闻三昧》,2008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8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5. 新闻的审美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2期。

      26. 以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国记者》,2006年第11期。

      27. 以更高层次的“回归”应对网络挑战——关于当下报纸“时评热”的讨论,《新闻战线》,2006年第11期。

    著作:

    • 1.《凝望——一七几几年:曹雪芹康德们的故事》,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

    • 2.《新闻的审美传播》,专著,三联书店,2011年初版,2020年再版。

    • 3.《新闻演讲录》,专著,海豚出版社,2016年。

    • 4.《温暖平和》,专著,海豚出版社,2014初版;2015年再版。    

    • 5.《中国新闻百年经典(消息卷)》(主编),人民出版社,2013年。

    • 6.《孙德宏社评选》,专著,中华书局,2011年。

    • 7.《底线理想》,专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

    • 8.《开发商决策论》,合著(第二作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 9.《中国房地产狂潮》,合著(第一作者),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

    • 10.《中观新闻论》,专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 11.《困境中的思索》,专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