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信息

代表性论文:

  • 1. 概念误译、关键词命名与本土化重构——早期“声画对位”观念在中国的理论旅行,《文艺研究》(CSSCI),2024年第4期,1/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24年第9期)

    2. 近年来中国网络动画海外传播的渠道与策略研究,《电影文学》,2024年第2期,1/2。

    3. 《热烈》:小人物的梦想叙事与体育电影的类型探索,《当代电影》(CSSCI),2023年第9期,1/1。

    4. 《〈独行月球〉:“高概念”策略的回归与本土科幻美学的建构》,《电影评介》,2023年第8期,1/1。(国家一级学会评论类一等奖)

    5. 论电影混剪视频的想象力生产与游戏化体验,《当代电影》(CSSCI),2022年第6期,1/1。

    6. 媒介自反、迷影狂欢与影游联动——试论电影《扬名立万》的“互文性”景观,《电影新作》,2022年第3期,1/1。(国家一级学会评论类二等奖)

    7.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电影混剪视频剪辑模式研究——以Bilibili视频网站为例,《当代电影》(CSSCI),2021年第12期,1/2。

    8. 《电影轨范》:译、编、著的三位一体与经典电影理论的多元综合,《艺术百家》(CSSCI),2021年第2期,1/1。

    9. 空间化时间,光影嵌诗词——试析《掬水月在手》的电影美学实验,《电影评介》,2021年第5期,1/1。(国家一级学会评论类二等奖)

    10. 《半个喜剧》:错位冲突的影像化呈现与两难困境的想象性解决,《当代电影》(CSSCI),2020年第5期,1/1。

    11.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意识形态批评的萌芽与“祛幻”/“制幻”的分歧,《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1。

    12. 《影戏学》:晚清译述传统的延续与中国电影理论的生成,《当代电影》(CSSCI),2020年第1期,1/1。

    13. 一种建构“真实”的策略——试析中国左翼电影理论的现实主义观,《中国图书评论》(CSSCI扩展版),2019年第10期,1/1。

    14. 《艺术电影论》:刘呐鸥的电影理论翻译实践与策略,《当代电影》(CSSCI),2019年第3期,1/1。

    15. 《冈仁波齐》:一种审美静观与文化想象,《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1/2。

    16. 新中国以来少数民族电影的视角范式及其多重模式景观,《电影评介》,2017年第13期,1/1。

    17. “最进化的戏剧”——论中国早期“影戏观”中的进化论思维,《电影艺术》(CSSCI),2017年第2期,1/1。

    18. “人生如戏”——试析西方理论话语影响下的侯曜早期“影戏观”,《电影评介》,2017年第1期,1/1。

    19. “尖端”与“新兴”的共存——试析刘呐鸥的电影特性论,《当代电影》(CSSCI),2016年第10期,1/1。

    20. 数字时代背景下电影美学观念之重思,《当代电影》(CSSCI),2015年第6期,1/2。

    21. 中国电影奇观理论的发展历程,《艺术百家》(CSSCI),2015年第5期,1/1。

    22. 大数据思维下的电影美学新趋向——以大数据为特征的叙事结构,《当代电影》(CSSCI),2015年第2期,1/1。

    23. 中国电影奇观理论的话语场域:美学、接受与意识形态,《当代电影》(CSSCI),2013年第12期,1/1。

著作:

  • 1. 《北京大学电影学博士生国际论坛论文集》,编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21年。

    2. 《电影摄影术与眼泪——民国电影理论译文选》,编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