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1.创新与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角色与应用,《中国传媒科技》,2024年9月
2.用正确价值导向驾驭“算法”,《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月29日
3. 2022年网络音频行业发展报告,《中国互联网视听行业发展报告(2023)》,2024年1月
4. 虚拟媒体人介入新闻传播的优势与隐忧,《青年记者》,2023年11月
5.从被动赋予到主动创造:《人民日报》报道中女性形象呈现的历时性分析(1978—2021),《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3年1月。
6.虚拟媒体人的发展及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青年记者》,2023年1月。
7.教育元宇宙视域下的新闻传播学课程优化与人才培养,《全媒体探索》,2023年1月。
8. 2021年网络音频行业发展报告,《中国互联网视听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2年9月。
9. “一带一路”议题与国家品牌的可持续传播:基于LDA主题模型的实证研究,《新媒体公共传播》,2021年12月。
10. 省思“一带一路”倡议的海外媒体传播,《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第3辑)》,2021年5月。
11. 工程时代需要新的工程传播观,《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年9月。
12. 中医药海外媒体传播态势与策略研究,《中国中医药文化发展报告(2020)》,2020年9月。
13. 从社会治理到国家治理:主流媒体的角色功能变化,《青年记者》, 2020年9月。
14. 社会化媒体语境下企业品牌传播共创论的反思,《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8月。
15. 大数据舆情研究的现状与进路,《情报杂志》, 2019年12月。
16. 舆论均势:认知网络舆论的跨学科视角,《传媒》,2019年9月。
17. 媒体问政:媒介化政治视域下的政治参与,《青年记者》,2019年5月。
18. 多元传播交汇下的移动舆论演化新格局,《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2018年6月。
19. 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的“人本化”传播模式探索——以中国—南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为例,《国际传播》,2017年7月。
20. 省察中国国际政治传播研究,《对外传播》,2016年1月。
◆著作:
1. 副主编:《新型智库建设与品牌影响力评估体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24年8月。
◆本科生课程: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必修)
融合新闻学(必修)
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必修)
计算传播学(选修)
舆论学(选修)
人工智能与新闻生产(选修)
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专业选修课)
◆校级通识选修课:
“社会发展与国家治理”模块“新新媒介与智能传播”
“工程素养与未来科技”模块“人工智能与新闻生产”(通识选修课)
1.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南开-百度松果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2024年,主持人,在研
2. 南开大学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新闻生产研究,2024年,主持人,在研
3.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天津城市形象实证分析及其国际传播策略研究,2022年,主持人,在研。
4. 后疫情时代企业品牌国际传播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南开大学文科发展基金,2021年,主持人,在研。
5. 南开大学2022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新媒介与智能传播》建设,2022年,主持人,已结项。
6. 南开大学国情社情调研项目:新媒体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2022年,联合负责人,已结项。
7. 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研究,2022年,主持人,已结项。
8. “一带一路”背景下央企品牌国际传播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面上项目,2018年,主持人,已结项。
9. 地方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创新的理念与实践研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年,参与,已结项。
10. 基于大数据的新闻事件传播力评估体系研究,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参与,已结项。
11. 中国国际传播力研究,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参与,已结项。
12. “一带一路”国际传播力舆情监测,国家发改委,2017年,参与,已结项。
13. 中国石油形象建设体系创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16年,参与,已结项。
14. 重大突发事件社会舆情演化规律及应对策略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2015年,子课题参与,已结项。
15. 增强传播效果,重塑中国石油良好形象,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15年,参与,已结项。
16. 舆论主动引导机制研究,北京市社科联,2015年,参与,已结项。
17. 国有企业社会形象调研及建设对策研究:以中央企业为例,国资委,2014年,参与,已结项。
18. 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创新研究,国家社科基金,2014年,参与,已结项。
19. 神华集团企业形象塑造与舆情研究,神华集团,2013年,参与,已结项。
20. 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与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参与,已结项。
21. 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1年,子课题参与,已结项。
1.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专业会员;
2.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会员;
3.2015年起,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特约分析师;
4.2015年起,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特约研究员;
1. 2022年南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乌卡时代的国家形象建构:基于国际战略传播的视角》获颁校级一等示范队;同年另指导社会实践项目3项,包括《数字新闻学前沿发展研究》《乡村振兴视角下中部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作用影响力调查》《聚焦数字劳动,找寻价值认同》;
2. 2021年以来指导学生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共计3项,涉及品牌传播、岩彩文化传播与元宇宙。其中国家级项目《社交媒体时代“老字号”品牌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结项获得优秀项目二等奖、南开大学第四届“校长杯”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3. 2021年南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预赛二等奖;南开大学O-AMAS有效教学者联盟成员;
4. 2021年南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融媒体时代“数据-技术驱动新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获校级优秀团队。
周培源,传播学博士、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江苏南京人,第一批90后。
擅长实证研究,关注混合研究方法、交叉研究领域。研究兴趣聚焦“计算传播与国际传播”“数据-技术驱动的新闻传播学”等。期望通讨挖掘社会复杂性与可计算性,探索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路径。
教学与学生指导上,推崇“快乐研究”,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多次指导学生立项大学生创新科研计划;每年带队暑期实践,形成了媒体行、高校行、企业行等品牌实践活动。
校内学生可通过飞书预约导师工作坊,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学业指导、社科选题、实习工作……愿意同有学术理想的学生交流研讨,打开研究想象力。欢迎校内外喜欢和关注新闻传播学的师友课题合作、联系交流、共同进步。
2015年9月-2018年7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传播学(理论传播学与传播史),获文学博士学位;
2013年9月-2015年7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9年9月-2013年7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传播学,获文学学士学位。
2021年9月—今,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2020年9月—2021年9月,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筹),讲师;
2018年8月—2020年9月,中国三峡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挂靠单位:科技与信息部、宣传与品牌部)。